


目前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介入(支架植入)、外科手术(冠状动脉搭桥)等。
冠心病的基础治疗是五大处方,首先应进行药物治疗,如效果不满意,或是患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则需介入治疗或进行搭桥手术。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及早接受溶栓或支架开通血栓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治疗。


冠心病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非常成熟的一种微创技术。它不同于外科开胸手术,仅需局部麻醉,心脏内科医师在X线引导下,通过心导管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部位进行机械性扩张及支架植入,使原有狭窄或已经闭塞的冠状动脉部分或完全开通,从而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冠心病 治疗冠心病治疗消除或减轻症状,改善预后。
包括: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


医生用一根导管作为治疗通道,注射造影剂显示血管狭窄病变
用球囊导管在狭窄病变处扩张,挤压斑块,使狭窄处冠脉管腔扩大,血流改善
支架通过球囊导管植入狭窄血管内,支架扩张直至撑开血管壁
回撤球囊导管等器械,支架将永远留在病变血管处,以保证血流通畅,增加血供

冠状动脉支架术主要针对重症冠心病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经评估有大面积心肌缺血造成心脏扩大、心功能降低、心律失常以及经系统正规药物治疗无效或心绞痛反复发作的患者。

目前,PCI 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是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挽救心肌、保护心脏、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
疗效确切!
创伤小痛苦少!
治疗周期短!
术后康复时间短!

腹胀
原因:卧床后肠蠕动减慢,进食不易消化食物,或患者原有胃肠疾病。
解决方法 : 腹部热敷,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必要时请教医生。
腰痛
原因:平卧位时腰部悬空,或患者原有腰部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骨质增生。
解决方法:平卧位时腰部垫软枕,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定时侧卧位,按摩腰部及受压部位。
恶心呕吐
原因:多是药物反应或喝水太急、太多。
解决方法:适当饮水,补液促进造影剂排泄。
失眠或焦虑
原因:术后兴奋,躯体不适,探视人员多,对支架的长期效果心中无数、怕复发,或患者担心出血、内心焦虑。
解决方法:心态尽量平和,减少亲友的探视,严重时可请教医生,接受“双心”(心脏与心理)指导。
这些症状一般 1-3 天就可消失,不需担心。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不要在伤口上涂抹保湿霜、乳液或药膏。
术后一周内不要洗澡,更不要游泳。
穿刺伤口处结痂应让其自然脱落,不可人为剥脱。
由于穿刺部位的组织反应,穿刺部位局部可能出现一个硬结,对此不要担心,2个月内可以逐渐消失。
手腕部穿刺者,穿刺肢体 3 个月内避免提重物。


由于药物、血管、支架等多种因素,支架植入后可能会有支架内血栓形成,是 PCI 术后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冠状动脉再闭塞和心肌梗死。
急性:发生在支架术后 24 小时内,发生率极低,主要与支架扩张不完全有关。
亚急性:发生在支架术后 24 小时 -30 天,最常发生于术后 3-5 天,术后 2 周以后发生者少见。
晚期:发生在术后 30 天 -1 年。
极晚期:发生在术后 1 年以后。
引发支架内血栓的原因很多,包括病变本身的原因,患者自身的原因(如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和依从性等)、技术上的原因和支架本身的原因等。
可控制的因素:
支架长度
病变数量
病变类型
不可控制的因素:
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龄和左室射血分数低下。

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是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轻度出血 / 血肿发生率为 1%~2%,严重出血 / 血肿发生率为 0.1%。
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表现为穿刺局部疼痛、肿胀。轻度的出血及血肿可自行吸收,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出血过多或血肿太大,需重新压迫穿刺部位止血。

术后可能出现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原因可能有:
1)支架作为异物撑张在冠状动脉内,犹如安装假牙的人一样会有不适感,尤其患者心理上过度紧张而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但与术前心绞痛完全不同,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短期内可消失。
2)术后并发急性血管闭塞,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或急性心肌梗死。此种情况需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及急诊再次介入治疗。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有目共睹,但也有缺点,支架植入术后 6 ~ 8 月可能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早年裸支架平均再狭窄率约 30%(15%~ 40%);现在药物支架再狭窄发生率已降到 10%以下。支架植入后未能坚持服药,未认真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血压、血脂、血糖控制不理想,原本正常的血管也可能出现新病变,支架部位出现再狭窄也就不难理解了。再狭窄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支架术后再狭窄是患者最担心的问题。医生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先要看患者有无心肌缺血证据(有无心绞痛发作症状)。如有症状,根据血管病变情况,可于支架内植入药物支架,也可考虑外科搭桥手术;如没有症状,狭窄也不严重,可不做任何处理,坚持药物治疗就可以了。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不是根治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只是阶段性、姑息性化解了风险,缓解了心绞痛症状。要维护疗效,需坚持做好心脏康复。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都需服用抗栓(抗血小板)、他汀、β 受体阻滞剂治疗。出院后复查是在院治疗的继续,目的是为进一步评估手术疗效,及早发现、早处理新发病症。
一般来说,出院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9 个月、12 个月应复诊,查血常规、血生化、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每半年至 1 年可做运动负荷试验,并修订运动、营养与心理处方,调整药物处方。若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支架术后要注意接受随访,如有心绞痛复发,或运动负荷试验指示有新的明显心肌缺血时,可能需再次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冠状动脉解剖和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得到以下信息:
病变位置、长度、直径和病变形状
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存在与否以及狭窄的严重程度
狭窄病变特点
冠状动脉血流评价
冠状动脉侧枝血管存在与否及其程度